媒体中心
- 首页
- 行业新闻
文章来源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了《世界能源展望2023》。该报告根据三种不同的情景,对世界能源需求和能源结构进行了展望。一是既定政策情景(STEPS:Stated Policies Scenario),即基于各国最新政策目标进行的展望,这些政策涵盖能源、气候和相关产业领域;二是已宣布承诺情景(APS:Announced Pledges Scenario),即假设各国政府制定的国家能源和气候目标都能按时全部实现来进行的展望;三是要实现到2050年净零排放情景(NZE:Net Zero Emissions)目标,即将全球温升限制在1.5℃以内的情景。 全球能源总需求量预测 在STEPS情景下,预计到2030年,全球能源总需求将从2022年的约630艾焦增加到670艾焦。这相当于平均年增长率为0.7%,约为过去十年能源需求增长率的一半。从2030年到2050年,能源总需求将持续增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将达到16%,足以抵消发达经济体9%的降幅。 在APS情景下,预计到2030年,由于可再生能源的更快部署、能源效率的提高和电气化的加快,能源总需求量平均每年下降0.1%。 在NZE情景下,电气化进展更快,能源系统的效率更高,到2030年一次能源需求量每年下降1.2%。 能源需求结构的变化预测 在三种情景中,对主要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将在2030年之前达到峰值,然后下降。其中煤炭的需求下降幅度最大、最快。到2030年,在STEPS情景中煤炭的需求约下降15%,APS情景中下降25%,NZE情景中下降45%。在APS情景中,中国和印度分别承诺在2060年和2070年之前实现净零排放,这推动了煤炭需求的下降速度快于STEPS情景。在NZE情景中,各地区将在本世纪20年代开始更广泛地逐步淘汰煤炭,这将导致煤炭需求下降速度快于APS情景。21世纪20年代末,STEPS情景下,石油消费量将达到峰值,约为1.02亿桶/天。在APS和NZE情景中,快速和广泛的电气化以及先进生物燃料的快速使用将共同加速石油需求峰值的到来。在STEPS情景中,天然气需求将持续增长到20年代末,达到约4.3万亿立方米的高点。在APS情景中,随着低碳排放电力的迅速增加,电气化快速推进,以及建筑和工业部门在能源和材料效率方面取得的进展,天然气的需求在2022年至2030年间将下降7%。在NZE情景中,面对巨大的清洁能源投资和效率提升,到2030年天然气的需求将下降近20%。 几十年来,化石燃料满足了能源总需求量的80%左右。未来几年,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快速增长将开始改变这一格局。到2030年,STEPS情景下化石燃料需求占比将降至73%,APS情景中将降至69%,NZE情景中将降至62%。可避免的能源需求将有助于实现这一转变,这不需要更快地提高效率和改变行为,而是将供应的更多的清洁能源用于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而不是替代化石燃料。 在每种情景下,所有可再生能源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尽管相对权重会发生变化。当前,现代生物能源占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一半以上,但光伏和风能在未来几年将以极快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在电力部门。到2030年,STEPS和APS情景中所有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将增加一倍以上。在NZE情景中,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将增加两倍,这是实现1.5℃温升目标的关键。 当前,低排放的发电来源主要包括核能(占发电量的9%)和可再生能源(占发电量的30%)。在所有情景下,核电占比在一段时间内大致保持稳定。在STEPS情景中,低碳排放的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将从目前的39%增加到2030年的57%,APS情景中为63%,NZE情景中为71%。这是非常快速的增长,反映了光伏和风能的成本效益,以及在制造能力和部署方面吸引投资的能力。 电力在最终消费中的份额也将从目前20%的水平上升,这意味着低碳排放发电量在总量中的占比不断增加。在STEPS情景中,到2030年,最终消费的电力占比将以与过去相似的速度上升,然后略有加速,到2050年达到30%。在NZE情景中,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接近30%,到2050年将超过50%,这主要是由于电动汽车以及住宅和工业热泵的快速部署。 能源强度的变化预测 到2030年,STEPS情景下的能源强度平均每年提高2.2%,而APS情景为3%,NZE情景为4.1%。在过去十年中,由于更严格的燃油经济性标准、更新的建筑领域能源利用规范、改进的工业能源管理系统,以及进一步的供暖和交通电气化,所有情景的年平均增长率都提高了1.6%。发达经济体目前的能源强度水平低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通常拥有更多的服务型经济。 目前,全球人均能源需求约为800吉焦,这在过去十年中基本保持稳定。到2030年,在STEPS情景中,人均能源需求保持稳定,但在APS情景中下降7%,在NZE情景中下降15%。在发达经济体,到2030年,所有情景下的人均能源需求都将下降。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随着经济增长推动能源需求的增加,在STEPS情景中,人均能源需求继续上升,但在每种情景中,这些国家的人均能源需求在预测期内仍低于发达经济体。 工业领域能源消耗情况预测 终端能耗总量(TFC)目前为442 艾焦,其中工业167艾焦、建筑133艾焦、运输116艾焦、其他27艾焦。在STEPS情景中,TFC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然后以较慢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50年。在APS情景中,TFC一直上升到21世纪20年代中期,然后逐渐下降。在NZE情景中,从现在到2050年,TFC每年平均下降0.9%。 工业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终端部门,占TFC的38%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7%(包括电力和热能排放)。能源密集型产业,包括钢铁、化工、非金属矿物、有色金属和造纸行业,占工业用煤需求的近90%,占工业用石油需求的70%以上,占天然气需求的近55%。能源密集型行业具有高温需求和资产长寿命的特征。其他工业或非能源密集型产业,包括食品和纺织等轻工业,对温度的需求较低,占工业能源需求的30%,其能源结构是电力占37%、天然气占20%、石油占15%和生物能源占14%。 在STEPS情景中,到2030年所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将增加,包括乙烯(增长27%)、甲醇(增长17%)、铝(增长13%)、纸(增长12%)、钢铁和氨(各增长10%)以及水泥(增长8%)。产量的增加主要发生在亚洲发展中国家。 在APS情景中,与STEPS情景相比,提高材料效率的措施,如延长建筑物和货物的使用寿命、轻量化或智能设计,有助于抑制全球对工业产品的需求。这些措施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强。例如,到2035年,APS情景中全球粗钢需求将比STEPS情景中低5%,到2050年将比STEPS情景中低13%。在NZE情景中,这些措施的更广泛开展将导致钢铁、水泥和甲醇在未来15年内达到峰值。 在STEPS情景下,工业部门的煤炭需求将在21世纪2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到2035年将低于2022年的水平,到2050年将比这一水平低10%,中国和发达经济体的需求减少将抵消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等一些发展中国家需求的增加。整体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二次钢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电力取代了使用炼焦煤的传统一次钢生产。在所有情景下,废钢的可用性限制了二次钢生产的部署。在STEPS和APS情景中,二次钢产量占比将比目前翻一番,达到全球40%以上。在APS情景中,轻工业电气化、氢基炼铁和对生物能源的更高依赖意味着,到2050年工业煤炭使用量比STEPS情景低55%,近20%的煤炭使用量来自配备CCUS的工厂。 此外,在钢铁、氨和甲醇生产过程中的电力使用量可能取决于电解氢的现场生产和使用。到2050年,APS情景中全球电解氢的现场需求将达到3600万吨,消耗1600太瓦时的电力,氢用于生产约四分之一的铁、氨和甲醇。 能源投资预测 能源投资在每种情景下都至关重要。在STEPS情景中,到2030年,全球能源投资将增加到3.2万亿美元,比2023年的估计水平(2.8万亿美元)高出近15%。清洁能源投资占全部增量,化石燃料投资小幅下降至1.1万亿美元。考虑到清洁能源投资需要更多的前期资本,APS情景(到2030年比2022年水平增加40%)和NZE情景(到2030年比2022年水平增加80%)的总投资增长更大。在APS情景中,到2030年投资3.8万亿美元,其中清洁能源为3.1万亿美元。在NZE情景中,到2030年投资4.7万亿美元,其中清洁能源为4.2万亿美元。
文章来源于《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 11月27日,省工信厅公布了2023年江苏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基于高质量工业大数据的钢铁企业智慧运营系统成功入选,通知原文如下: 各设区市工信局(大数据产业发展主管部门),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工信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江苏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苏工信数据〔2023〕304号),经企业申报、地市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厅内会审、社会公示等环节,苏州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数据要素价值共创平台等43个项目获评2023年江苏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现将项目名单予以公布。 请各地加大对试点示范项目宣传推广,发挥以点带面作用,推动 1650 产业体系发展,促进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文章来源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文章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1~10月,我国船舶工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三大造船指标全面增长,国际市场份额继续领先,重点监测船舶企业效益持续改善。 一、全国三大造船指标同比增长 1~10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45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新接订单量610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3.3%。截至10月底,手持订单量1338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8.1%。 全国出口船舶完工量296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3%;承接出口船订单574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9.5%。10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1255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4.5%。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5.7%、94.1%和93.8%。 二、重点监测企业指标情况 1、造船企业三大指标同比增长 1~10月,48家重点监测造船企业造船完工333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9%。承接新船订单570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8.7%。10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281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 1~10月,48家重点监测的造船企业完工出口船295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2%;承接出口船订单551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3.1%;10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1229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9.8%。出口船舶分别占重点造船企业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8.6%、96.6%和96%。 2、船舶修理企业完工艘数同比增长 1~10月,18家重点监测船舶修理企业,船舶修理完工3630艘,同比增长2.1%。 3、船用柴油机产量下降功率增长 1~10月,8家重点监测船用柴油机制造企业,生产各类中低高速柴油机共计12018台,同比下降1.4%,完成功率1254万千瓦,同比增长17.8%。 4、船舶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1~10月,74家重点监测船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108.2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船舶制造产值1801.8亿元,同比增长40.2%;船舶配套产值334.4亿元,同比增长20.6%;船舶修理产值217.9亿元,同比增长13.9%。 5、船舶企业效益同比增长 1~10月,74家重点监测船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18亿元,同比增长30%;利润总额140.9亿元,同比增长166.7%。 三、造船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 1~10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9.7%、67%和54.4%。 四、三大指标修正总吨同比增长 1~10月,全国造船完工量1311万修正总吨,同比增长26.7%;新承接船舶订单量2285万修正总吨,同比增长31.5%。截至10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5740万修正总吨,同比增长30.6%。 按修正总吨计,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7.6%、61%和49.5%。
文章来源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2023年10月,全球71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或地区的粗钢产量为1.500亿吨,同比增长0.6%。 各地区粗钢产量 2023年10月,非洲粗钢产量为190万吨,同比提高3.5%;亚洲和大洋洲粗钢产量为1.088亿吨,同比提高0.8%;欧盟(27国)粗钢产量为1060万吨,同比下降7.1%;其他欧洲国家粗钢产量为360万吨,同比下降0.2%;中东粗钢产量为500万吨,同比提高5.0%;北美粗钢产量为930万吨,同比保持不变;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乌克兰粗钢产量为740万吨,同比提高12.9%;南美粗钢产量为340万吨,同比下降8.7%。 表1:各地区粗钢产量 上述地区含71个产钢国(地)提交的数据,其2022年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98%。 表格中包含的地区和国家: 非洲: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摩洛哥*、南非、突尼斯 亚洲和大洋洲: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蒙古国、新西兰、巴基斯坦、韩国、中国台湾、泰国、越南 欧盟 (27国):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 其他欧洲国家:马其顿、挪威、塞尔维亚、土耳其、英国 中东:巴林*、伊朗、伊拉克*、约旦*、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也门* 北美洲:加拿大、古巴、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 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 南美洲: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拉圭、秘鲁、乌拉圭、委内瑞拉 *-2023年11月起新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的国家 粗钢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 2023年10月, 中国粗钢产量为7909万吨,同比下降1.8%; 印度粗钢产量为1210万吨,同比提高15.1%; 日本粗钢产量为750万吨,同比提高2.6%; 美国粗钢产量为680万吨,同比提高3.4%; 俄罗斯粗钢预估产量为630万吨,同比提高9.5%; 韩国粗钢产量为550万吨,同比提高6.5%; 德国粗钢产量为290万吨,同比下降8.8%; 土耳其粗钢产量为300万吨,同比提高4.2%; 巴西粗钢预估产量为260万吨,同比下降10.2%;伊朗粗钢产量为310万吨,同比提高3.5%。 表2:粗钢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 e - 预估值。排名依据为本年度累计粗钢产量。
文章来源于《中国钢铁协会》
文章来源于《中国冶金报社》 铁矿石价格上涨再度登上钢铁圈 热搜榜 。近两个月来,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偏强运行,冲至近两年来的最高位。11月14日,普氏62%铁矿石价格指数自3月份以来首次突破130美元/吨,相较5月底创下的今年低点97.35美元/吨,涨幅已逾1/3。当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出手 打铁 ,大连商品交易所配合进行限仓提保(要求自2023年11月17日交易时起,非期货公司会员或者客户在铁矿石期货I2401、I2402、I2403、I2404和I2405合约上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500手,在铁矿石期货其他合约上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2000手;自2023年11月20日结算时起,铁矿石期货合约投机交易保证金水平由13%调整为15%)。 此前的11月7日,商务部发布通知称,将2021年制定的《大宗农产品进口报告统计调查制度》更名为《大宗产品进出口报告统计调查制度》,将实施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原油、铁矿石、铜精矿、钾肥纳入《实行进口报告的能源资源产品目录》,这一举措表明国家对铁矿石进口管理的重视在加强。 铁矿石价格大涨为何卷土重来?带给我们哪些警示? 资本驱动特征明显 铁矿石价格亟待回归合理区间 经《中国冶金报》记者调研了解,此轮铁矿石价格大涨主要基于几方面原因,其中资本逐利的特征十分明显。 其一,利用并放大了宏观层面利好信号的影响。 追溯这一轮铁矿石价格上涨的源头,基本始于10月24日万亿元国债增发及宏观层面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 三大工程 建设;10月份起 一揽子化债方案 的具体措施逐步落地等,都释放了宏观层面的利好信号。而这却成为铁矿石价格乘势上涨的借口。与此同时,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11月7日在一份报告中称,全球铁矿石市场出现短缺,价格将进一步上涨。虽然高盛集团的看涨预测屡番被市场抨击失准,但依然成为多头资金追涨的有效借力。有市场机构统计,受系列因素影响,铁矿石沉淀资金持续增加,资本推波助澜的作用凸显。 其二,借势上涨,涨幅却远大于钢价涨幅。 第四季度本是传统需求淡季,但宏观层面利好迅速点燃市场情绪。自10月末以来,钢材价格连续小幅上涨,原料端也乘势推动上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1月13日—11月17日当周,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达到111.58点,较万亿元国债消息发布当周增加4.08点,涨幅为3.7%。其间,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从835元/吨最高上涨至995元/吨,涨幅高达19.2%;普氏62%铁矿石价格指数从115.55美元/吨上涨至132.40美元/吨(11月16日),涨幅达14.6%,远大于钢价涨幅。中国五矿一位从事铁矿石研究的专家表示,根据他们多年来的跟踪及模型测算,铁矿石价格经过前几轮的上涨,早已与钢材价格形成了涨跌 逻辑 绑定:铁矿石价格上涨时,遵循1∶1.6(1吨粗钢需要1.6吨铁矿石)的上涨比率,而在进入下跌通道时,却按照铁矿石占据钢价成本46%的 逻辑 下跌,所以铁矿石价格往往 快涨慢跌 。此次这一 逻辑 重演,钢铁行业利润再次被鲸吞。 其三,钻了粗钢产量 平控 不及预期的空子。 今年初以来,钢铁产量始终处于相对高位, 平控 政策不及预期让资本有了见缝插针的理由,罕见地在年末淡季引发一场 打铁 之战。然而,第四季度,钢铁企业生产强度已经有所减弱。从需求角度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份,我国生铁日产223.19万吨,环比下降6.4%。另据业内机构统计,10月中旬—11月10日,全国247家钢企日均铁水产量从245.95万吨震荡下跌至238.72万吨;全国45个港口进口铁矿石总库存从10845.6万吨上涨至11308.55万吨,已连续4期累库,仅在上周库存出现小幅下降。 从供给角度看,今年初以来,四大矿山年度发运目标保持不变,第四季度存在年底冲量预期,加之我国原矿、铁精粉产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铁矿石供应充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国生产铁矿石原矿74276.6万吨,同比增长6.1%;累计生产铁精粉21547.5万吨,同比增长1.3%。这意味着在我国钢铁产量下降期间,铁矿石价格却逆势上涨,显然违背了供需的基本规律。 其四,港口库存稳定调节作用未显。 中国矿产总经理郭斌在第六届进博会上指出,一定量的港口库存可对市场价格起到调节作用。中国港口的铁矿石库存常年保持在1亿吨以上,但在市场价格波动中并未有效发挥库存的稳定调节作用。这一问题在此轮上涨中得到印证。业内专家表示,进口铁矿石港口库存虽达到1.1亿吨以上,但其中能够影响市场价格的主流品种有限,且占大比例的长协矿由于定向交易起不到调节价格的作用。另外还有一些历史存货或融资货无法销售,导致流动性受限。有专家建议,由于很多国际矿业巨头通过与国内港口合作,在港口开展混矿业务,港口库存的构成已经发生变化。若加强对港口经营权的统一管理,或能够减小矿业巨头对铁矿石价格的影响。 此轮铁矿石价格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焦煤、焦炭、废钢等原燃料价格上涨,进一步加剧了产业链利润的不均衡,让经营效益本就不佳的钢铁行业雪上加霜。不过,展望后市,此轮铁矿石价格不存在持续上涨的基础。 一方面,按照今年实现粗钢产量 平控 目标来考虑,按全年粗钢产量10.18亿吨、前三个季度7.95亿吨计算,第四季度粗钢日产量不宜超过242.4万吨,而10月份粗钢日产量为255.13万吨,后续粗钢产量将在政策压力下回落,对铁矿石的需求减弱是必然趋势。当前,公开的钢厂检修数据也证实了减产的动向。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0日,首钢京唐、包钢、柳钢、安钢等19家钢厂发布检修计划。经《中国冶金报》记者粗略估算,影响铁水产量在200万吨以上,并且随着年底例行检修的增多,对铁矿石的需求有望进一步下降。 另一方面,北方地区进入取暖季,环保限产也将影响钢铁产量。据预测,11月19日—11月23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出现一次区域性重污染天气过程。河北唐山、保定、邯郸、衡水、邢台、石家庄等多地环境部门发布通知,于11月19日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除绩效评价为A级的企业、纳入生态环境监管 白名单 的企业不限产、可以自主减排外,其余钢厂均将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从长远来看,铁矿石供应宽松预期强烈,铁矿石价格不具备持续上涨的基础。 扭转被动局面须多管齐下 当务之急要强化自律减产 其实,有关铁矿石价格 脱离基本面 存在明显炒作成分 亟待回归合理区间 等的呼吁,在每一轮铁矿石价格大幅波动过程中都能听到,其背后的资本推手也每每难以遁形,但 疯狂的石头 仍然会寻机登场,打钢铁行业一个措手不及。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面对铁矿石这个国际化程度高、金融属性越来越强的原料品种,我们确实有很多无奈:定价在外、资源在外、交易平台在外、美元对冲平台在外等,因此,被动承受的心理有之,完全依赖行政监管的心理有之,质疑铁矿石期货存在意义的声音有之,想趁机 捞一票 的也有之…… 那么,我们就真的计无所出了吗?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从钢协稳步推进 基石计划 、进一步修订再生钢铁原料标准、研究进口再生钢铁原料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到钢铁企业抱团出海 进军 西芒杜铁矿,以及加速建设西鞍山铁矿、本溪思山岭铁矿、马城铁矿、陈台沟铁矿等国内项目,都告诉我们,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者,中国钢铁行业扭转被动局面的办法不是没有,而是要把各项战略部署、工作计划落实到位。一句话, 打铁 还需自身硬。 一是标本兼治,要同步推动自律减产与 基石计划 落地见效。 此轮经过监管部门坚决出手 打铁 ,铁矿石价格涨势已有适度降温。然而,真正支撑行业健康发展的是合理的供需关系,行政监管并非根本之策、长久之计,阶段性反弹的概率较大。为此,要真正为铁矿石价格降温,钢铁行业要从供需基本面入手,推动自律减产与 基石计划 扎实落地。一方面,当务之急要坚持 三定三不要 (以销定产,不要把产品变成库存;以效定产,不要产生经营性亏损;以现定销,不要把现金变成应收账款)经营原则,将自律减产落到实处,追求有订单的生产、有边际的产量、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的利润,从而压降不合理的铁矿石需求;另一方面,通过 基石计划 拓展铁素资源来源,提高资源保障度,提高铁矿石定价话语权,压缩资本炒作的空间。 二是深刻认识资本性质及规律,前瞻科学地化解潜在风险。 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提升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水平,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我国金融市场起步晚,发育不完善。这一不成熟的特性在铁矿石期货市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金融资本对铁矿石价格的影响越来越深,导致钢铁行业总是疲于应对价格的轮番上涨。这就要求我们着力补短板,加强学习、研究,增强与资本打交道的本领,深刻把握资本逐利的本性及行为规律,强化源头管控,增强信息辨别能力、风险防范及化解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并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在推动完善金融市场建设的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超前化解潜在风险,护航产业健康发展。 三是着眼长远、夯实基础,加速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链生态圈。 今年前9个月,钢协会员企业利润下降34.1%,利润率只有1.33%,企业亏损面达到近40%。10月底以来,原料价格上涨还将进一步加速产业链利润向上游集中,影响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不符合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利益。因此,推动产业链利润合理分配刻不容缓。我们要着眼长远,处理好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携手打造产业链良好生态,推动产业链利润分配趋于公平合理。 路虽远,行则将至。共建铁矿石安全屏障,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的多方努力、多措并举,矿山、钢铁等上下游企业须强化对话、增强共识、携手前行,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加兼顾多方利益、能实现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好机制,推动铁矿业、钢铁业及上下游产业共同繁荣发展。
文章来源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从文中获悉,2023年10月,全国生产粗钢7909.0万吨、同比下降1.80%,日产255.13万吨/日、环比下降6.79%;生产生铁6919.0万吨、同比下降2.80%,日产223.19万吨/日、环比下降6.40 %;生产钢材11371.0 万吨、同比增长3.0 %,日产366.81 万吨/日、环比下降6.60%;1-10月,全国累计生产粗钢8.75亿吨,同比增长1.40%,累计日产287.73 万吨;生产生铁7.45 亿吨、同比增长2.30%,累计日产244.98万吨;生产钢材11.44亿吨、同比增长5.70%,累计日产376.38万吨。 2023年10月,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6594.80万吨、同比增长0.92%,日产212.74万吨、环比下降5.24%;生产生铁6175.66万吨、同比增长3.21%,日产199.21万吨、环比下降3.34 %;生产钢材6916.28 万吨、同比增长2.38%,日产223.11万吨、环比下降3.96%。1-10月,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生产粗钢7.0亿吨、累计同比增长3.83 %,粗钢累计日产230.25万吨;累计生产生铁6.30 亿吨、累计同比增长4.80 %,生铁累计日产207.15 万吨;累计生产钢材6.94 亿吨、累计同比增长4.94%,钢材累计日产228.29万吨。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0月,我国粗钢日均产量255.13万吨,环比下降3.8%,创今年以来新低;生铁日均产量223.19万吨,环比下降6.4%;钢材日均产量366.81万吨,环比下降6.6%。 10月,我国粗钢产量7909万吨,同比下降1.8%;生铁产量6919万吨,同比下降2.8%;钢材产量11371万吨,同比增长3.0%;焦炭产量4154万吨,同比增长5.8%。 1-10月,我国粗钢产量87470万吨,同比增长1.4%;生铁产量74475万吨,同比增长2.3%;钢材产量114418万吨,同比增长5.7%;焦炭产量41001万吨,同比增长2.9%。 10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2023年11月15日) 10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显效,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一、工业生产有所加快,装备制造业持续回升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制造业增长5.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升。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股份制企业增长5.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0.9%;私营企业增长3.9%。分产品看,太阳能电池、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2.8%、59.1%、34.5%。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9.0%,降幅比1-8月份收窄2.7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同比增长11.9%。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 二、服务业增势良好,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快 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7%,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21.3%、13.2%、10.9%、10.0%、7.8%。1-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9%。1-9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10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5%,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三、市场销售增长加快,服务消费持续较快增长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33亿元,同比增长7.6%,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0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7479亿元,同比增长7.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854亿元,增长8.9%。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38533亿元,增长6.5%;餐饮收入4800亿元,增长17.1%。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汽车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5.7%、14.6%、11.4%、10.4%。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440亿元,同比增长6.9%。全国网上零售额122915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3010亿元,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7%。1-10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0%,比1-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19409亿元,同比增长2.9%,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9%,制造业投资增长6.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3%。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9257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商品房销售额97161亿元,下降4.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4%。民间投资下降0.5%,降幅比1-9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1%。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3%、10.5%。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9.0%、16.7%;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7.3%、29.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10%。 五、货物进出口同比由降转增,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5417亿元,同比增长0.9%,上月为下降0.7%。其中,出口19736亿元,下降3.1%;进口15681亿元,增长6.4%。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4055亿元。1-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43199亿元,同比增长0.03%。其中,出口195543亿元,增长0.4%;进口147656亿元,下降0.5%。1-10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8%,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4.9%,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2%,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3.1%,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8%,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5%。 六、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 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与上月持平。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0%;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9%,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6%。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7小时。 七、居民消费价格稳中有降,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降幅略有扩大 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0.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2.1%,衣着价格上涨1.1%,居住价格上涨0.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6%,交通通信价格下降0.9%,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2.3%,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3%,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6%。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30.1%,鲜菜价格下降3.8%,粮食价格上涨0.6%,鲜果价格上涨2.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1-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 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6%,环比持平。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7%,环比上涨0.2%。1-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1%和3.6%。 总的来看,10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主要指标持续改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精准有效实施宏观调控,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促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来源:海关总署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0月我国出口钢材793.9万吨,较上月减少12.4万吨,环比下降1.5%;1-10月累计出口钢材7473.2万吨,同比增长34.8%。 10月我国进口钢材66.8万吨,较上月增加2.8万吨,环比增长4.4%;1-10月累计进口钢材636.6万吨,同比下降30.1%。 10月我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9938.5万吨,较上月减少179.9万吨,环比下降1.8%;1-10月累计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97584.2万吨,同比增长6.5%。 10月我国进口煤及褐煤3599.2万吨,较上月减少614.8万吨,环比下降14.6%;1-10月累计进口煤及褐煤38364.0万吨,同比增长66.8%。
文章来源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根据海关统计快讯数据,2023年10月,我国进口钢材66.8万吨,环比增加2.8万吨,增幅4.4%;均价1517.1美元/吨,环比下跌116.2美元/吨,跌幅7.1%。1-10月累计进口钢材636.6万吨,同比减少274.7万吨,降幅30.1%。 2023年10月,我国出口钢材793.9万吨,环比减少12.4万吨,降幅1.5%;均价792.0美元/吨,环比下跌22.1美元/吨,跌幅2.7%。1-10月累计出口钢材7473.2万吨,同比增长1929.0万吨,增幅34.8%。 2023年10月,我国进口铁矿石9938.5万吨,环比减少179.9万吨,降幅1.8%;均价112.9美元/吨,环比上涨6.2美元/吨,涨幅5.8%。1-10月累计进口铁矿石97584.2万吨,同比增长5919.6万吨,增幅6.5%。
文章来源于《中国冶金报社》 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119.9亿元,同比下降9.0%,降幅比1—8月份收窄2.7个百分点。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477.0亿元,同比下降11.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9623.7亿元,下降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878.1亿元,下降10.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385.0亿元,下降3.2%。 1—9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9928.1亿元,同比下降19.9%;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38910.7亿元,下降10.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5281.1亿元,增长38.7%。 1—9月份,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0.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4.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4%,汽车制造业增长0.1%,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8%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9.4%,纺织业下降10.2%,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5.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5.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18.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6.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6.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40.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46.5%。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6.35万亿元,同比持平;发生营业成本81.96万亿元,增长0.3%;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62%,同比下降0.55个百分点。 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64.40万亿元,同比增长6.4%;负债合计94.63万亿元,增长6.7%;所有者权益合计69.77万亿元,增长6.0%;资产负债率为57.6%,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3.75万亿元,同比增长9.7%;产成品存货6.13万亿元,增长3.1%。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07元,同比增加0.30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34元,同比增加0.28元。 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80.1元,同比减少5.8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77.4万元,同比增加6.0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0天,同比增加1.2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3.0天,同比增加5.9天。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1.9%。
文章来源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一、钢铁进出口总体情况 9月,我国进口钢材64.0万吨,环比持平;进口平均单价1633.3美元/吨,环比下跌2.2%,同比上涨3.5%。1-9月,进口钢材569.8万吨,同比减少31.7%;进口平均单价1589.3美元/吨,同比上涨6.3%;进口钢坯197.9万吨,同比减少64.0%。 9月,我国出口钢材806.3万吨,环比减少21.9万吨,同比增加307.9万吨;出口平均单价814.2美元/吨,环比上涨0.4%,同比下跌41.8%。1-9月,出口钢材6681.8万吨,同比增长31.8%;出口平均单价985.7美元/吨,同比下跌32.2%;出口钢坯247.2万吨,同比增加155.6万吨;粗钢净出口6460.7万吨,同比增长2488.4万吨,增幅62.6%。 图1 中国钢材进出口月度情况 二、钢铁产品出口情况 9月,我国钢材出口环比回落,但仍处于800万吨以上高位。出口量最大的镀层板保持平稳增长,热轧板卷、中厚板、冷轧板卷出口量均环比回落。对南美主要国家出口环比明显减少。具体情况如下: 1.分品种情况 9月,我国出口板材543.7万吨,环比减少3.1%,占出口总量67.4%。出口量较大的品种中,涂镀板出口保持平稳增长,热轧板卷、中厚板、冷轧板卷出口量均环比回落。其中,热轧板卷环比减少6.0%至197.7万吨;中厚板环比减少12.0%至66.5万吨;冷轧板卷环比减少9.2%至55.3万吨。另外,棒线材环比减少11.1%至89.3万吨,其中线材出口环比减少18.8%;管材出口量环比增长4.8%至91.3万吨。 前三季度,我国出口板材4360.9万吨,同比增长30.6%,占出口总量65.3%。21大钢材品种中除冷轧薄板、电工钢板、冷轧窄带钢出口量同比减少外,其他品种均同比增长。其中17个品种同比增幅在15%以上,厚钢板、钢筋同比增幅在100%以上。从出口总量看,镀层板、中厚宽钢带、热轧薄宽钢带、涂层板、中板、无缝钢管为出口量前六类品种,均在400万吨及以上,合计出口量占总出口量60.0%。从出口增量看,镀层板、中厚宽钢带、热轧薄宽钢带、中板、线材五类品种同比出口增量均超过130万吨,合计出口增量占总出口量65.2%。 9月,我国出口不锈钢34.3万吨,环比减少6.3%,占出口总量4.3%;出口均价为2250.1美元/吨,环比上涨5.5%。前三季度,我国出口不锈钢310.8万吨,同比减少10.3%;出口均价2778.1美元/吨,同比下跌27.2%。 表1 2023年9月分品种钢材出口情况 表2 2023年9月不锈钢出口情况 2.分区域情况 9月,我国对东盟出口钢材258.3万吨,环比基本持平,占出口总量32.0%。其中对越南、泰国出口量均环比减少3.5%,对菲律宾、印尼出口环比分别增长9.8%和14.0%。对南美洲出口69.3万吨,环比减少21.9%,其中对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出口环比分别减少36.4%、29.5%和23.6%,对智利出口环比增长29.6%。 前三季度,除对欧盟出口量同比减少7.3%外,我国对主要市场钢材出口均大幅增长。从出口总量看,我国钢材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占出口总量67.5%;其中东盟出口量同比增长29.9%至1977.4万吨,韩国出口量同比增长37.2%至641.1万吨。从出口增量看,对阿联酋、巴西、印度、土耳其出口同比增幅均在60%以上。 图2 2023年9月中国钢材主要出口流向 3.初级产品出口情况 9月,我国出口初级钢铁产品(包括钢坯、生铁、直接还原铁、再生钢铁原料)28.2万吨,其中钢坯出口量环比增长8.0%至28.0万吨。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初级钢铁产品253.4万吨,出口钢坯247.2万吨,同比增长169.7%。 图3 钢坯当月出口情况 三、钢铁产品进口情况 9月,我国钢材进口保持低位运行。进口量较大的冷轧薄板、镀层板、中板均环比减少, 热轧板卷进口量环比增长。对日本进口量有所增长。具体情况如下: 1.分品种情况 9月,我国进口板材54.7万吨,环比减少1.2%,占进口总量85.5%。进口量较大的冷轧薄板、镀层板、中板均环比减少,合计占进口总量51.5%。冷轧板卷、中厚板进口量环比分别减少2.0%和9.4%,而热轧板卷进口量环比增长24.8%至10.3万吨,其中中厚宽钢带环比增长34.0%至7.4万吨。另外,棒线材进口量环比增长7.4%至5.4万吨,其中棒材、线材环比分别增长12.1%和20.0%。 前三季度,我国进口板材487.8万吨,同比减少26.7%,占进口总量85.6%。除电工钢、特厚板进口量增长外,其他钢材品种进口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17个品种降幅在10%以上,钢筋、热轧薄宽钢带、铁道用钢降幅在50%以上。从进口总量看,中板、冷轧薄板、镀层板为进口量前三类品种,均在90万吨以上,合计占总进口量49.6%。 9月,我国不锈钢进口量环比增长32.5%至23.1万吨,为2023年单月最高值,占进口总量36.2%;进口均价2473.4美元/吨,环比下跌15.5%。进口增量主要来自印尼,环比增长39.2%至20.2万吨,品种增幅较大的是方坯。前三季度,我国进口不锈钢138.6万吨,同比减少43.3%;进口均价3182.6美元/吨,同比上涨5.5%。 表3 2023年9月分品种钢材进口情况 表4 2023年9月不锈钢进口情况 2.分区域情况 9月,我国自日本、韩国合计进口41.9万吨,环比增长10.6%,占进口总量65.4%;其中自日本进口22.4万吨,环比增长21.6%。自东盟进口11.8万吨,环比减少5.8%,其中印尼进口量环比减少5.3%至10.9万吨。 前三季度,我国钢材进口主要来自日本、韩国、印尼和中国台湾,占进口总量85.7%。对四个主要区域进口量均减少,其中对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进口分别减少35.4%、25.6%和32.5%。 图4 2023年9月中国钢材主要进口来源 3.初级产品进口情况 9月,我国进口初级钢铁产品(包括钢坯、生铁、直接还原铁、再生钢铁原料)35.3万吨,环比减少5.8%;其中钢坯进口量环比增长0.9%至31.2万吨。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初级钢铁产品301.8万吨,进口钢坯197.9万吨,同比减少64.0%。 表5 2023年9月主要初级钢铁产品进口情况 四、后期展望 前三季度,国内钢铁供应强于需求,钢产量同比增长1.7%,建筑业用钢需求收缩,粗纲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1.5%,出口增长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供需矛盾。近期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升级,或增加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并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产生负面冲击效应。短期来看,国内外钢铁需求一般,海内外价差继续收窄,企业出口接单量下滑,预计钢材出口量将继续回落,进口延续低位运行。
文章来源于《世界钢铁协会》 2023年10月24日 | 比利时,布鲁塞尔 2023年9月全球63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的粗钢产量为1.493亿吨,同比下降1.5%。 2023年9月全球粗钢产量 2023年9月全球63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的粗钢产量为1.493亿吨,同比下降1.5%。 各地区粗钢产量 2023年9月,非洲粗钢产量为130万吨,同比下降4.1%;亚洲和大洋洲粗钢产量为1.107亿吨,同比下降2.1%;欧盟(27国)粗钢产量为1060万吨,同比下降1.1%;其他欧洲国家粗钢产量为350万吨,同比提高2.7%;中东粗钢产量为360万吨,同比下降8.2%;北美粗钢产量为900万吨,同比下降0.3%;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乌克兰粗钢产量为730万吨,同比提高10.7%;南美粗钢产量为340万吨,同比下降3.7%。 表1:各地区粗钢产量 上述地区含63个产钢国提交的数据,其2022年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97%。 非洲:埃及、利比亚、南非、突尼斯 亚洲和大洋洲: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蒙古国、新西兰、巴基斯坦、韩国、中国台湾、越南 欧盟 (27国):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 其他欧洲国家:马其顿、挪威、塞尔维亚、土耳其、英国 中东:伊朗、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联酋 北美洲:加拿大、古巴、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 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 南美洲: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拉圭、秘鲁、乌拉圭、委内瑞拉 粗钢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 2023年9月, 中国粗钢产量为8211万吨,同比下降5.6%; 印度粗钢产量为1160万吨,同比提高18.2%; 日本粗钢产量为700万吨,同比下降1.7%; 美国粗钢产量为670万吨,同比提高2.6%; 俄罗斯粗钢预估产量为620万吨,同比提高9.8%; 韩国粗钢产量为550万吨,同比提高18.2%; 德国粗钢产量为290万吨,同比提高2.1%; 土耳其粗钢产量为290万吨,同比提高8.4%; 巴西粗钢预估产量为260万吨,同比下降5.6%;伊朗粗钢产量为240万吨,同比下降12.7%。 表2:粗钢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 e - 预估值。排名依据为本年度累计粗钢产量。
文章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图为骆铁军 今年初以来,我国钢铁行业总体呈现‘高产量、高成本、低价格、低效益’的‘两高两低’状态。 钢铁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再靠提高装备水平、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行业有为自律、有效调控产量是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更重要的新选择。 我国如此大的钢产量绝不能像日韩一样靠出口消化,政策上不允许,进口国也不允许。 龙头企业要率先垂范,不仅要落实囯家调控要求,完成各自任务,更要发挥带头引领作用,主动站在行业的角度谋大局,而不是满足于自己跑赢大盘,以维护各区域市场的良性运行,践行联合重组的本意和宗旨,带领行业齐心协力渡难关,相信最终也将是最大的赢家。 …… 10月28日,钢之家网站2024年钢铁产业链发展形势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论钢铁行业稳定增长》的主旨演讲。他在讲话中分享了对钢铁行业陷入 囚徒困境 的看法,并探讨了钢铁行业高质量稳增长的实质与必须厘清的几个问题,引起与会人士的强烈共鸣。 今年初以来钢铁行业总体呈现 两高两低 状态 2023年是我国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第一年,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但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面对复杂严峻的市场形势、转型升级的诸多阵痛,以及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新挑战。 骆铁军表示,今年初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呈现 高增长、低效益 局面。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2%,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为7.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个百分点,在工业行业中名列前茅。 前三季度,我国粗钢产量为7.95亿吨,同比增长1.7%;粗钢表观消费量为7.31亿吨,同比下降1.5%;钢材出口6682万吨,同比增长31.8%;折算粗钢净出口6400万吨,同比增长63.3%。 钢铁增产大多数被出口消化了,但同时,钢材价格下跌了12%,钢协会员企业利润下降34.1%,利润率只有1.33%,企业亏损面达到近40%。 骆铁军表示,10月份企业亏损或许更大。 同时,前三季度,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率仅为0.37%,在全国41大工业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三。钢铁行业总体呈现 高产量、高成本、低价格、低效益 的 两高两低 状态。 不禁要问,对于钢产量的增加和钢铁工业较高的增加值,这样的运行态势能代表中国经济稳增长吗?这是中国钢铁工业稳增长的期望值吗? 骆铁军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增长动能、增长质量发生明显变化,在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同时,考虑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解决高速发展过程中累积的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继续一味追求两位数的快速发展已不现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我们既要看增长速度,更要看增长质量。 钢铁行业要追求什么样的稳增长? 目前,钢铁行业‘高增长、低效益’状态已延续一年有余,即便如此,我们仍未看到钢铁企业主动大范围减产,大家都寄希望于自己多生产摊薄成本,迫使其他企业先减产。 骆铁军认为钢铁行业陷入了 囚徒困境 , 不少企业也在低价竞争,造成恶性循环,形成了价格持续下跌、效益处于微利的局面。甚至部分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地方经济指标,给企业下达了增产指标。 这些现象导致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不亏损的企业可能也是减少了折旧或是非钢利润,甚至有的企业已经出现了现金‘失血’,但为了保持今年的产量基数,还在努力维持生产。 在骆铁军看来,这种心态会严重影响钢铁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一方面,钢铁产量的增加消耗了大量煤炭和铁矿石,还增加了碳排放。近年来,我国钢产量保持在10亿吨级水平,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一直保持在80%以上。近3年来,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均超过11亿吨,国内需求旺盛导致矿价难以下跌。 特别是今年初以来,钢材价格下跌、行业效益大幅回落,但由于生铁产量增长2.8%,铁矿石价格依然坚挺,甚至出现逆势上涨。 10月24日,国家宣布增发1万亿元国债,铁矿石价格随即连涨4.4美元/吨,利好全部被进口铁矿石吃掉了。 骆铁军说道。 另一方面,增加的钢铁产量很大一部分被出口消化。前三季度,我国钢材出口量同比增加1600万吨,增长32%,但出口均价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下跌,9月份出口均价降至814美元/吨,较今年初下降40%。骆铁军直言,我国钢材出口呈现 以价换量 的局面,甚至存在大量 买单出口 现象。 出口产品结构中,普通产品大量增长,高端产品占比下降,这也引起了部分国外市场的反感。 骆铁军补充说, 今年贸易摩擦明显增多。从近期协会与东南亚各国钢协的交流发现,当地企业认为中国钢材大量低价出口冲击了当地市场。 那么,钢铁行业究竟要追求什么样的稳增长?骆铁军认为,钢铁行业稳增长首先要抛弃以规模为中心的传统经营观念,转向以效益为中心。钢铁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再靠提高装备水平、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已经证明,行业有为自律、有效调控产量是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更重要的新选择。 骆铁军说, 在这种大背景下,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才有效。当然,国家要加强对那些违规产能、严重污染环境、靠苛扣职工工资的企业进行严格督查,这应是高质量发展的真正内涵。 一句话:钢铁行业稳增长是有效益的、可持续的增长,是高质量的增长,而不是数量的增长。企业要实现 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的利润 ,地方经济也要实现 有质量的发展、有效益的产值 ,要处理好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只为扩大规模的盲目生产应该受到约束。 通过对比当前与2018年前三季度的原材料行业的实例运行数据,骆铁军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曾为原材料行业创造过中低增速、高效益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原材料行业虽然增加值低、产量增幅不大,但利润水平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高效益转变的迹象明显。骆铁军认为,这主要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游投资拉动、加强环保治理督查效果及资金供给总体适中的共同影响。 钢铁调控符合市场规律 骆铁军介绍,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前三季度数据后,有关人士分析了 三驾马车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终消费支出为83.2%,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为29.8%,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进出口贡献率为负13.0%,拖累GDP下滑0.7个百分点。尤其是在第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至94.8%。 消费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是经济发展潜在增长的正常规律。 骆铁军认为,后工业化阶段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占主要地位。 钢铁行业不是最终消费领域,其需求取决于建筑业和制造业的增减。 他介绍,2022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为9.6亿吨,虽然仍处在10亿吨级水平,但较2020年下降约9000万吨,国内钢铁消费短短两年内下降近亿吨,这是行业必须认清的现实。 骆铁军认为,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就是房地产市场。从房地产市场看,2020年—2022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由22亿平方米降至12亿平方米,降幅为46%,今年全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或不到10亿平方米。他预计,未来两三年内,房地产市场仍将面临深度调整。 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2011年—2020年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年—2035年期间,我国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施工量与2011年—2020年大体一致,这预示着未来基础设施建设强度将减弱。 从制造业来看,以往中国制造业对外依赖度较大,随着西方实施脱钩断链政策,不利于制造业出口。 在分析今年经济增长乏力时,不少人把需求不足作为原因之一,但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如此高的钢产量,既使考虑出口,在国内的消费也足够大了。大家感受到的需求不足,实际上是用钢量占30%以上的房地产消费一直在下降,总的消费并不低。 骆铁军表示, 在下游需求增长空间有限的背景下,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出现峰值,我国如此大的钢产量绝不能像日韩一样靠出口消化,政策上不允许,进口国也不允许。 必须承认,当前,钢材市场不可能再像2008年或2015年后那样迎来新一轮上升走势。在房地产市场震荡下行的大趋势下,粗钢产量难以再创新高。 骆铁军强调,如果不进行有效的产量控制,行业再不自律,钢铁行业就可能持续在微利边缘徘徊。 为此,骆铁军提出,钢铁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行业增加值的增长与企业效益相悖,有悖于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取向。 他表示,钢铁企业要加强自律,遵循 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以供需平衡为原则 的自律生产方式,按照 三定三不要 经营原则,减少无效供给,主动减产,杜绝恶性竞争,坚持 有订单的生产、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的利润 ,坚决反对低价竞争,真正做到 低于成本不销售 ,追求 有质量的经营、有效益的发展 。 骆铁军强调,尤其是龙头企业要率先垂范,不仅要落实囯家调控要求,完成各自任务,还要发挥带头引领作用,主动站在行业的角度谋大局,而不是满足于自己跑赢大盘,以维护各区域市场的良性运行,践行联合重组的本意和宗旨,带领行业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目前,钢铁行业正在积极探索可实施、可操作的产能治理新机制。控产量要两手抓,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骆铁军表示,过去实践证明,钢铁调控符合市场规律,如果钢铁产量调控不理想,可能会直接导致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行业效益下滑,保供稳价任务将更加艰巨,这不符合稳增长的要求。 骆铁军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将已经出台的钢铁调控政策强化落地,引导市场预期,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