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 首页
- 行业新闻
文章来源于《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平地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平地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4年5月当月销售各类平地机671台,同比增长3.39%,其中国内85台,同比增长8.97%;出口586台,同比增长2.63%。 汽车起重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汽车起重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4年5月当月销售各类汽车起重机1902台,同比下降25.9%,其中国内1012台,同比下降43.9%;出口890台,同比增长16.6%。 履带起重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履带起重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4年5月当月销售各类履带起重机198台,同比下降31.7%,其中国内58台,同比下降63.3%;出口140台,同比增长6.06%。 随车起重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随车起重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4年5月当月销售各类随车起重机2108台,同比下降7.3%,其中国内1775台,同比下降1.11%;出口333台,同比下降30.5%。 塔式起重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塔式起重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4年5月当月销售各类塔式起重机751台,同比下降62.9%,其中国内604台,同比下降66.3%;出口147台,同比下降37.7%。 工业车辆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叉车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4年5月当月销售各类叉车110446台,同比增长10.2%。其中国内72428台,同比增长9.89%;出口38018台,同比增长10.7%。 压路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压路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4年5月当月销售各类压路机1358台,同比增长0.22%,其中国内544台,同比下降11.4%;出口814台,同比增长9.85%。 摊铺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摊铺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4年5月当月销售各类摊铺机114台,同比增长1.79%,其中国内80台,同比下降15.8%;出口34台,同比增长100%。 升降工作平台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升降工作平台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4年5月当月销售各类升降工作平台15796台,同比下降23.6%,其中国内7410台,同比下降49.2%;出口8386台,同比增长37.5%。 高空作业车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高空作业车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4年5月当月销售各类高空作业车444台,同比下降1.11%,其中国内434台,同比下降2.47%;出口10台,同比增加6台。
文章来源于《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5月份,全国粗钢产量9286万吨,同比增长2.7%;1-5月份,全国粗钢产量43861万吨,同比下降1.4%。 2024年5月份,我国生铁产量7613万吨,同比下降1.2%;1-5月份,我国生铁产量36113万吨,同比下降3.7%。 2024年5月份,我国钢材产量12270万吨,同比增长3.4%;1-5月份,我国钢材产量57405万吨,同比增长2.9%。 5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3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3%。
文章来源于《中国政府网》 财政部在6月14日首次发行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总额350亿元,票面利率由承销团进行竞争性招标后确定为2.53%。 根据发行安排,本期国债将通过财政部北京证券交易所政府债券发行系统进行招标发行,为5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发行总额350亿元。本息兑付日期方面,从2024年6月15日开始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2074年6月15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文章来源于《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挖掘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4年5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7824台,同比增长6.04%,其中国内8518台,同比增长29.2%;出口9306台,同比下降8.92%。 2024年1—5月,共销售挖掘机86610台,同比下降6.92%;其中国内45746台,同比增长1.81%;出口40864台,同比下降15.1%。 2024年5月销售电动挖掘机7台(6吨以下2台,18.5至28.5吨级4台,40吨以上1台)。 装载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装载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4年5月销售各类装载机9824台,同比增长8.36%。其中国内市场销量5172台,同比增长14.3%;出口销量4652台,同比增长2.4%。 2024年1—5月,共销售各类装载机46224台,同比下降3.78%。其中国内市场销量23617台,同比下降7.72%;出口销量22607台,同比增长0.7%。 2024年5月销售电动装载机1250台( 3吨14台,5吨992台,6吨196台,7吨48台)。 其他产品数据见快报二,详细数据将在本月25日前发布,请关注谐慧领航工程机械网www.ccmalh.com/和行业交流资料《简讯》。
文章来源于《世界钢铁协会》 2024年6月6日 | 比利时,布鲁塞尔 世界钢铁协会今日发布《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24》,该手册通过钢铁产量、钢铁表观消费、全球钢铁贸易量、铁矿石产量及贸易量等主要指标介绍钢铁行业整体发展情况。 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埃德温•巴松在该期刊序言中表示: 钢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钢铁建造了现代世界,在未来的世界发展进程中,钢铁也同样不可或缺。 《世界钢铁统计数据》介绍了当今钢铁行业的发展变迁,包括从生产和生产流程到需求、贸易、安全等各个方面。
文章来源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文章来源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文章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 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946.9亿元,同比增长4.3%。 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396.4亿元,同比下降2.8%;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508.1亿元,增长0.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85.9亿元,增长16.7%;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48.0亿元,增长6.4%。 1-4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3923.9亿元,同比下降18.6%;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4439.8亿元,增长8.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2583.2亿元,增长36.9%。 1-4月份,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75.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6.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4.1%,汽车制造业增长29.0%,纺织业增长24.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9.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4%,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4.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4.7%,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7.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34.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53.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由盈转亏,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亏损增加。 1-4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亏损222.2亿元。
文章来源于《世界钢铁协会》 2024年5月22日 | 比利时,布鲁塞尔 2024年4月全球71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的粗钢产量为1.557亿吨,同比下降5.0%。 2024年4月全球粗钢产量 2024年4月全球71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的粗钢产量为1.557亿吨,同比下降5.0%。 各地区粗钢产量 2024年4月,非洲粗钢产量为180万吨,同比提高1.4%;亚洲和大洋洲粗钢产量为1.148亿吨,同比下降5.8%;欧盟(27国)粗钢产量为1130万吨,同比提高1.1%;其他欧洲国家粗钢产量为340万吨,同比下降2.6%;中东粗钢产量为460万吨,同比下降8.2%;北美粗钢产量为890万吨,同比下降5.2%;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乌克兰粗钢产量为740万吨,同比下降3.5%;南美粗钢产量为340万吨,同比下降3.9%。 表1:各地区粗钢产量 上述地区含71个产钢国提交的数据,其2023年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98%。 非洲: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摩洛哥、南非、突尼斯 亚洲和大洋洲: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蒙古国、新西兰、巴基斯坦、韩国、中国台湾、泰国、越南 欧盟 (27国):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 其他欧洲国家:马其顿、挪威、塞尔维亚、土耳其、英国 中东:巴林、伊朗、伊拉克、约旦、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也门 北美洲:加拿大、古巴、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 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 南美洲: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拉圭、秘鲁、乌拉圭、委内瑞拉 粗钢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 2024年4月, 中国粗钢产量为8594万吨,同比下降7.2%; 印度粗钢产量为1210万吨,同比提高3.6%; 日本粗钢产量为710万吨,同比下降2.5%; 美国粗钢产量为670万吨,同比下降2.8%; 俄罗斯粗钢预估产量为620万吨,同比下降5.7%; 韩国粗钢产量为510万吨,同比下降10.4%; 德国粗钢预估产量为340万吨,同比提高6.4%; 土耳其粗钢产量为280万吨,同比提高4.5%; 巴西粗钢预估产量为270万吨,同比下降2.1%; 伊朗粗钢预估产量为270万吨,同比下降12.3%。 表2:粗钢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 e - 预估值。排名依据为本年度累计粗钢产量。
文章来源于《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2024年1-3月,全国造船完工量123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4.7%;新接订单量241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9.0%;截至3月底,手持订单量1540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4.5%。 1-3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3.8%、69.6%和56.7%;我国分别有6、5、6家企业进入全球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的前10强。 1-3月,全国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67.4%,新接订单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61.2%,手持订单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57.0%。
文章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4月份,我国粗钢产量8594万吨,同比下降7.2%;1-4月份,我国粗钢产量34367万吨,同比下降3.0%。 2024年4月份,我国生铁产量7163万吨,同比下降8.0%;1-4月份,我国生铁产量28499万吨,同比下降4.3%。 2024年4月份,我国钢材产量11652万吨,同比下降1.6%;1-4月份,我国钢材产量45103万吨,同比增长2.9%。 4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1.4%。
文章来源于《上海证券报》 北京时间5月15日凌晨,国际指数编制公司MSCI公布了其2024年5月的指数季度调整结果,本次调整结果将于2024年5月31日收盘后生效。本次调整中,MSCI全球标准指数新增42只个股,其中包括8只A股标的;同时移出121只个股,其中包括41只A股标的。 本次季度调整公布了MSCI全球标准、MSCI全球小盘、MSCI全球微小盘等主要指数系列的新增、剔除名单。MSCI此次季度评审不涉及A股纳入因子变化,同时,按照惯例,根据沪深股通调整,MSCI对于部分A股股票仍有调进调出。 公告显示,MSCI全球标准指数新增42只个股,剔除121只个股,本次全球指数中市值最大的新纳入个股包括Microstrategy(美股)、Pure Storage(美股)以及Emcor Group(美股)。其中,软件服务公司Microstrategy(微策略)为比特币持仓大户。MSCI新兴市场指数新增成分股中全市值前三大的股票为Chandra Asri Pacific(印度尼西亚), JSW Energy(印度)以及Canara Bank(印度)。 具体到MSCI中国A股指数,新增8只标的,剔除41只个股。 除全球指数系列外,MSCI中国全股票指数以及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的成分股名单也有所调整,不过,跟踪上述两只指数的海外资金相对较少,调整或不会带来显著的资金进出。具体来看,MSCI中国A股再按指数本次新增6只成分股,剔除70只成分股;MSCI中国全股票指数本次新增10只成分股,剔除60只成分股。 MSCI每年会对其所有指数进行4次例行调整,包括5月和11月调整幅度较大的半年度审议,以及2月和8月幅度较小的季度审议。每次调整的依据主要为客观量化指标,如市值和流动性等。中金公司此前分析认为,从历史规律看,MSCI常规的指数调整对市场整体影响可控。
文章来源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钢铁企业还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自律控产降库存,特别是大企业要发挥区域性带头作用,维护市场稳定,努力提升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 4月3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24年一季度信息发布会在京召开,钢协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在发布会上表示,进入4月份以来,企业库存显著下降,钢材价格止跌企稳并小幅回升,但进口矿价格升幅更大,钢铁企业仍存在进一步控产降库存的空间。 钢协副秘书长兼市场调研部主任石洪卫、副秘书长兼产业运行部主任陈玉千、副总工程师黄导、副秘书长兼科技环保部主任冯超出席发布会,并回应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日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冶金报、世界金属导报等媒体记者对于产量调控、钢材出口、钢铁需求新变化、钢铁行业进入碳市场、钢铁新质生产力等话题的关切。钢协副秘书长兼国际合作部主任苏长永主持会议。 一季度行业运行总体情况 姜维首先介绍了一季度钢铁行业运行情况。他表示,一季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实现良好开局。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钢铁行业展现出巨大的发展韧性,钢铁生产总体保持稳定,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有力支撑了下游行业转型升级对钢铁产品的更高需求,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但也面临市场供需出现阶段性严重失衡、钢材价格下跌明显、铁矿石价格高企等困难,提升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的难度加大。 一季度,粗钢产量同比小幅下降,但受下游有效需求不足及春节后需求启动延缓等影响,粗钢表观消费量降幅大于产量降幅,供需矛盾突出,钢材价格持续下行,叠加铁矿石等原料价格易涨难跌的影响,企业利润明显下降,钢铁行业运行呈现出高产量、高成本、高库存、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 三高三低 局面。 钢铁产量同比下降,消费降幅更大。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全国粗钢产量2.57亿吨,同比下降1.9%;生铁产量2.13亿吨,同比下降2.9%;钢材产量3.36亿吨,同比增长4.4%。一季度,全国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2.32亿吨,同比下降4.7%。总体看,钢铁供给强于需求。 钢材出口同比增长,进口同比下降。 据海关总署数据,一季度,全国出口钢材2580万吨、同比增长30.7%,出口均价789美元/吨、同比下降33.4%;累计进口钢材175万吨、同比下降8.6%,进口均价1642美元/吨、同比下降4.1%;折合粗钢净出口2438万吨,同比增长33.7%。今年初以来,钢材出口 量增价跌 趋势明显。 企业库存同比上升,达到近年同期最高。从企业库存来看,3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达到1953万吨,为今年初以来最高水平,也是近四年同期的最高水平,仅次于2020年疫情期间的2141万吨。截至3月下旬末,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约1843万吨,环比下降5.66%,同比增长6.8%,高于历史同旬最高值2020年3月下旬的1807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钢材价格同比下降,铁矿石价格同比上升。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监测,一季度,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为109.95点,同比下降6.29%。其中,CSPI长材指数平均值为112.10点,同比下降8.80%;板材指数平均值为109.04点,同比下降6.92%。据海关数据,一季度,我国进口铁矿石3.1亿吨,同比增长5.5%;进口均价为129.5美元/吨,同比增长10.6%。钢价下降6.29%,同期进口矿价上涨10.6%,不合理的矿价严重侵蚀了钢铁行业效益。 收入降幅大于成本降幅,行业效益同比下降。 据钢协统计,一季度,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营业收入为1.49万亿元,同比下降4.55%;营业成本为1.42万亿元,同比下降3.99%,收入降幅大于成本降幅0.5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87.08亿元,同比下降47.91%;平均利润率为0.58%,同比下降0.49个百分点。截至3月末,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3.04%,同比上升0.75个百分点。 环保指标持续改善,环境绩效不断提升。 据钢协统计,一季度,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吨钢取水量同比下降1.71%,外排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挥发酚、总氰化物、悬浮物、石油类等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23.44%、20.93%、62.55%、24.55%、16.23%、41.70%,吨钢二氧化硫、吨钢颗粒物、吨钢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2.99%、5.94%、6.49%,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0.26%。 3月2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认清形势 保持定力 共同维护钢铁行业平稳有序发展》倡议书,从 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认识 凝心聚力,促进有序发展 保持定力,维护市场稳定 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坚定信心,谋划生产经营 5个方面发出倡议,呼吁企业坚持 以销定产、以效定产、以现定销 的经营原则,根据市场变化自律控产降库存,实现供需动态匹配。进入4月份以来,企业库存显著下降。4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约1812万吨,比3月中旬、去年同期、前年同期分别下降7.26%、2.29%、7.89%。钢材价格止跌企稳并小幅回升,现货市场方面,CSPI上海地区螺纹钢(HRB400)价格从3月底的3450元/吨回升至4月19日的3600元/吨,上涨4.3%;期货市场方面,螺纹钢、线材、热轧卷板主力合约价格均从4月1日起波动上行,其中热卷2410合约价格从4月1日的最低价3550元/吨,上升至4月18日的最高价3869元/吨,涨幅超过300元/吨。但同期进口铁矿石价格反弹幅度达到19.5%,严重影响行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我们看到,钢铁企业仍存在进一步控产降库存的空间。4月中旬,钢材企业库存比2021年同旬仍高221万吨、高13.9%,比2020年同旬高70万吨、高4.0%。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钢铁企业还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自律控产降库存,特别是大企业要发挥区域性带头作用,维护市场稳定。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钢铁行业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姜维说。 高端化方面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汽车、船舶、家电等制造业和风电、光伏等新兴产业用钢需求,钢铁行业产品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制造业用钢占比从2020年的42%提高到2023年的48%,今年初以来呈进一步上升的态势。一季度,中厚宽钢带、热轧薄宽钢带、冷轧薄宽钢带、镀层板(带)、热轧薄板为产量增长较大的品种,同比分别增长9.0%、10.4%、16.5%、14.5%、63.8%。从出口品种看,板材出口量大且增长明显,热轧板卷、镀层板和热轧薄宽钢带出口增量较大。一季度,我国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超过35%。 智能化方面 ,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走在我国工业领域前列。据钢协调研,参与评估企业的数智化改造投资达到吨钢38.5元,较上一年提高23.9%。63.3%的企业建立了专门机构和专职队伍开展数据治理,数据管理意识逐步增强。推广工业机器人应用已成为钢铁行业普遍共识,机器人(含无人化装备)应用密度达54台(套)/万人。500万吨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实现了管控衔接、产销一体和业财无缝。智能工厂和智能集控中心正在成为新趋势,40%的企业在主要产线应用三维可视化仿真技术,79.6%的企业试点应用大数据模型,18.4%的企业已开展局部AI应用,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过程管控和智慧化企业运营管理的企业分别达到79.6%和57.1%。 绿色化方面 ,持续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争取按时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截至2024年4月23日,共有136家钢铁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其中,95家企业完成了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4.495亿吨,吨钢超低排放改造投资约为453.8元;41家企业完成部分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公示,涉及粗钢产能约1.41亿吨;目前正在评审的31家企业涉及粗钢产能约0.54亿吨。58家企业4.4亿吨产能作为极致能效培育企业,正在积极推进实施极致能效工程,在带来十分可观的节能减碳量的同时,促进了企业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目前,钢铁行业EPD(环境产品声明)平台累计发布EPD报告120份,下载量超过2.3万次,受到了钢铁产业链、生态圈、高校、科研院所和国际相关机构的高度关注及认可。 自律控产降库存是当前行业保效益的首要任务 姜维认为,当前,中国经济 含金量 和发展韧性正在提高,推进新型工业化对钢铁的需求在很长时间里还将维持较高水平,且要求质量更优、性能更高、能耗更低。今年初召开的钢协六届六次会员大会提出,钢铁行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目标,凝聚共识,坚定信心,扎实做好 稳运行、防风险、提质量、优结构、促转型、增效益 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姜维表示,当前,钢铁行业运行态势比较严峻,下阶段要重点关注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自律控产,努力提升经济效益。 自律控产降库存,这是当前行业保效益的首要任务。钢铁行业运行呈现 三高三低 特征,原因主要是供给弹性释放过大,市场需求同比下降,企业库存大幅增加,对上游原料价格产生支撑,对钢材价格产生抑制。亟须全行业统一思想,降低生产强度,杜绝恶性竞争,推动钢厂库存尽快回归往年正常水平。特别是随着近期下游需求逐步恢复,市场上出现一些关于钢价、效益前低后高的炒作,需警惕随之而来的复产冲动导致产能过快释放,再次造成新一轮供需失衡。各区域的龙头企业要起到带头作用,加强区域自律、深耕区域市场,共同维护市场稳定有序。企业要保持定力,坚持控产降库存,践行 三定三不要 原则,追求有质量的运行、有效益的发展。 二是适应需求变化,调整优化品种结构。 优化品种调结构,这是搏击市场风浪的关键所在。钢协会员企业近年盈利数据分析显示,兴澄特钢、湖南钢铁、新兴铸管、龙腾特钢等位居前列企业的共同特点是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较高,钢材品种正在成为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要素。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钢铁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建筑钢材需求趋势下降已成为行业共识,汽车、家电、船舶、机械等制造业用钢量稳中有升,风电、核电等新能源产业对钢铁的需求快速增长。3月份,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振了钢材市场需求预期。据测算,大规模设备更新可带动中高端工业用钢材消费增量约800万吨。随着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逐步落地,制造业、能源等钢铁需求将迎来新机遇。 三是转变出口模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主要满足国内需求是中国钢铁始终坚持的基本定位。一季度,钢材出口延续了2023年的增长态势,这是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且保持较强竞争力的体现。不过,钢材出口呈现 量增价跌 的态势不可持续,在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下,企业须重视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2023年我国遭受贸易救济原审调查4起,今年一季度已接到贸易救济原审调查5起,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发起案件数量呈上升态势。企业要理性对待、优化结构,通过鼓励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积极参与国际高水平竞争与服务。同时,加强上下游、国内外交流合作,通过举办中国国际钢铁大会等国际会展活动,促进供需对接,推动企业转变出口模式,增加对终端用户的直供直销。 四是深化对标挖潜,维护产业链稳定运行。 对标挖潜降成本,这是应对市场下行的重要法宝。一季度,钢材价格同比下降6.3%,铁矿石进口均价同比上升10.6%,铁矿石价格易涨难跌严重侵蚀钢铁行业的正常经营利润。面对原燃料价格的高位运行,以及绿色低碳投入的不断增加,钢铁企业要继续深化对标挖潜,通过全维度对标、全系统找差、全方位改进,降成本、提效率、抗风险,努力保持经济效益稳定。总的来看,铁矿石、焦煤、焦炭等原燃料供给偏向宽松,产业链上下游应相向而行、深化合作,避免价格非理性波动对产业链稳定运行的影响。 今年初,围绕 1231 行业发展目标,钢协提出了促进行业稳运行、优化产能治理机制、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完善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推广实用新型钢铁材料应用、推动高端化智能化升级、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汇聚合力参与行业治理等8项重点工作,并分解任务、推动落实。目前,各项工作都在有序开展。同时,按照 将企业的核心诉求转化为行业的专业意见、将行业的专业意见转化为政府的政策选项 的工作原则,向有关部委报送促进钢铁产业链稳定运行的政策建议,得到了各部委的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后期将继续跟踪推动工作开展。 整体来看,当前,全行业对于市场形势的认识进一步统一、共识进一步凝聚。宝武、鞍钢、首钢、河钢、沙钢等主要钢铁企业都在积极践行 三定三不要 的经营原则,努力提升生产经营质量和效益。近期,钢材价格止跌企稳、小幅回升,钢铁行业运行态势环比向好。 后期,随着国家稳增长政策逐步发挥作用拉动钢铁需求,以及全行业自律控产降库存取得阶段性成效,钢铁行业有信心进一步稳定运行、提质增效,继续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钢铁贡献。 姜维说。
文章来源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根据海关统计快讯数据,2024年4月,我国进口钢材65.8万吨,环比增加4.1万吨,增幅6.6%;均价1707.4美元/吨,环比上涨80.5美元/吨,涨幅5.0%。1-4月累计进口钢材240.5万吨,同比减少9.2万吨,降幅3.7%。 2024年4月,我国进口铁矿石10181.8万吨,环比增加110.0万吨,增幅1.1%;均价113.1美元/吨,环比下跌12.8美元/吨,跌幅10.2%。1-4月累计进口铁矿石41182.1万吨,同比增加2770.3万吨,增幅7.2%。 2024年4月,我国出口钢材922.4万吨,环比下降66.4万吨,降幅6.7%;均价777.6美元/吨,环比下跌6.2美元/吨,跌幅0.8%。1-4月累计出口钢材3502.4万吨,同比增长743.6万吨,增幅27.0%。
文章来源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